由 诗歌云 | 2023年11月02日 11:06:13 作品别名 端午 作者 李隆基 唐代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字词注释: ⑴盐梅:盐和梅子。盐味咸,梅味酸,均为调味所需。亦喻指国家所需的贤才。盐花梅浆,可用以擦洗银器。 ⑵曲糵(niè):亦作“麴櫱”(qū niè)。亦作“麴孽”(qū niè)。亦作“曲櫱”(niè)。 指酒曲。《书·说命下》:“若作酒醴(lǐ),尔惟麴糵(qū niè)”。汉代王充 《论衡·率性》:“酒之泊厚,同一麴蘖”。宋代苏轼 《盐官大悲阁记》:“秫稻以为酒,麴。”指酒。《宋书·颜延之传》:“交游闒(tà)茸,沉迷麴糵。”有时也指酒税。 ⑶缕(lǚ):凡指线状物。 ⑷槿(jǐn):木名,即木槿[rose of Sharon]。锦葵科,落叶灌木。夏秋开花,花有白、紫、红诸色,朝开暮闭,栽培供观赏,兼作绿篱。花、皮可入药。茎的纤维可造纸。“颜如花落槿,鬓似雪飘蓬。”——五代·张正见《白头吟》 ⑸贻厥:贻:赠给;遗留。厥,文言代词、助词或副词,相当于“其”或“之”。 ⑹昆芳:昆,指后代、子孙。昆芳,后代有美好的名声。 白话译文: 译文一 五月端午节日适逢接近仲夏,时令气候清凉白天渐渐变长。 盐佐料已放在鼎里可以吃梅,畅饮美酒举杯劝酒尽情谈笑。 端午节是古人遗留下的习俗,到现在时间久长已延续多年。 对着栏杆看见木槿长得茂盛,朝着浅水闻到芦苇飘的清香。 祝愿百姓安居乐业健康长寿,众臣共同努力让国家更繁荣。 忠贞不渝始终如一报效国家,这种美德留给后代子孙传诵。 译文二 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 盐和梅己经在鼎里增添味道,美酒也在杯中倾倒。 这是古人就留下的习俗,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 靠着栏杆方知木槿长得茂盛,对着水才发觉芦草真的很芳香。 天下百姓生活幸福长久,各位大臣共保国家昌盛。 大家对国家的忠贞如果能始终如一,这种美德一定也会在后世子孙中传扬。 作品赏析: 李隆基(685-762),即历史上著名的唐玄宗(庙号为“玄宗”),亦称唐明皇。西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故而多称其为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最为鼎盛的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但是唐明皇在位后期(天宝十四年)爆发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国势逐渐走向衰落。 语音朗读 停止 < 上一篇 首页 下一篇 > 随便看看 送魏万之京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章台夜思 回乡偶书二首 观别者 九日龙山饮 江城子· 密州出猎 病马 月下独酌四首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出塞作 梅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