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离曲

诗歌云 |
别离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⑴杖剑:同“仗剑”,持剑。尊:酒器。
⑵游子颜:游子往往因去国怀乡而心情欠佳,面带愁容。
⑶蝮蛇:一种奇毒的蛇。螫(shì):毒虫刺人。
⑷解腕:斩断手腕。
⑸志:立志,志向。
大丈夫并非没有眼泪,只是眼泪不随便抛洒在离别的时刻。
持着宝剑走天涯,端起酒杯豪饮,以面带愁容的游子为耻。
一旦毒蛇螫手,为去患除毒,壮士不惜把自己的手腕斩断。
他的志向在于博取功名建功立业,离别有什么值得哀叹的。
这首诗,虽题为“别离曲”,却全无依依不舍的离愁别怨,而是写得慷慨激昂,议论滔滔,形象丰满,别具一格。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下笔挺拔刚健,调子高昂,一扫送别诗的老套,生动地勾勒出主人公性格的坚强刚毅,真有一种“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的气势,给人以难忘的印象。“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以彩笔浓墨描画出大丈夫豪壮伟岸的形象。威武潇酒,胸怀开阔,风度不凡,气宇轩昂,仿佛是壮士奔赴战场前的杖剑壮别,充满着豪情。“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运用成语,描述大丈夫的人生观。“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本意是说,毒蛇咬手后,为了不让蛇毒攻心而致死,壮士不惜把自己的手腕斩断,以去患除毒,保全生命。作者在这里形象地体现出壮士为了事业的胜利和理想的实现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如此拓开,有力地烘托出尾联揭示的中心思想。“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两句总束前文,点明壮士怀抱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志向,为达此目的,甚至不惜“解腕”。那么,眼前的离别在他的心目中自然不算一回事了,根本不值得叹息。
此诗以议论为诗,由于诗中的议论充满感情色彩,“带情韵以行”,所以写得生动、鲜明、激昂、雄奇,给人以壮美的感受

陆龟蒙(?—约881),唐代文学家。字鲁望,自称江湖散人、天随子,人称甫里先生。姑苏(今江苏苏州)人。举进士不第。曾为湖、苏二州从事,后隐居松江甫里,经营茶园。善诗文,与皮日休齐名,人称“皮陆”。所作小品文,颇多愤世嫉俗之语。有《甫里集》。《全唐诗》录存其诗十四卷。